一、电流信号测量思路
本篇文章我们要介绍一些测量电流信号的方法。大家应该知道,多数采集卡都可以直接采集电压信号。但4~20mA的电流信号也很常见,那么这些电流信号要如何进行采集分析呢?基本思路是将电流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然后再使用采集卡进行相应的处理。
文章将说明两种转换方案,供大家参考。
二、抽样电阻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使用取样电阻将电流转换为电压。这一方案主要利用了欧姆定律,即:U=I*R。
在公式中我们已知电阻大小为:R。当电流I流过电阻时,就会产生电压U。
而电阻是一种线性元件,这样电压的变化就可以反应电流的变化了。再使用采集卡采集电压信号,就完成了对电流信号的采集。关于欧姆定律具体的表述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提出。
取样电阻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如何使用呢?
我们以4-20mA的电流信号为例,它是广泛用于传感器/变送器领域的一种通用的标准信号。
如果选择取样电阻方案,那么取样电阻的阻值一般为250欧。
使用欧姆定律计算一下便知道4-20mA的电流信号就被转换为1-5V的电压信号。所以在这样的方案中,电阻是很重要的一个元器件。在选择电阻时既要考虑到电阻的准确性,也要考虑到电阻的温度漂移值。电阻温漂是指:温度每变化1度所对应的电阻值的变化量,通常用PPM(百万分之一)/℃为单位。倘若不方便外接电阻,Smacq也提供M2000系列的远程AI模块,该模块内置有120Ω的取样电阻。不过此模块只适合与采样率较低的情况。
再者,我们还要说明一下传感器、电阻、采集卡之间到底是如何连接的?
4-20mA的传感器/变送器可分为二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它们的连接方式如下图:
我们简单说明四线制的连接方式: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与传感器的正负极相连,将传感器的正负输出端(out+/-)连接到取样电阻的两端,将传感器的任意AI通道与取样电阻的out+端连接,将采集卡的AI Sense端与取样电阻的out-端连接。
特别要提到一点,当传感器是二线制时,应当注意电阻的连接问题,防止电源电流直接进入采集卡将采集卡烧坏。在使用二线制接线方式时,可以先测量一下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否符合采集卡量程,然后再使用采集卡采集传感器信号。
当然,在电流采集场景中还有许多非标准的电流信号需要采集。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其分为小电流采集和大电流采集。
由欧姆定律可知,当电流较小时,电阻R就要大一些。这样产生的电压才能适配采集卡的量程。如果采集环境要求采样电阻阻值不能太高时,我们就要选用一些素质较好的,能够测量小电压的采集设备进行采集。
也可以使用放大器放大电压信号,比如SRD-1004程控放大器,它的放大倍数可设置为10倍,100倍,1000倍。
当电流较大时,电阻R就要小一些。这种情况下一般会使用分流器,将电流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
分流器其实就是一个能通过极大电流的阻值很小的电阻,以50A的分流器为例,它可以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0A,满量程输出电压是75mV。由此可知它相当于一个0.0015欧的电阻。因为分流器输出的电压很小,我们还需要使用放大器放大它的信号。
三、电流变送器方案
当电阻不方便串入被测回路中时,我们就需要用到第二种方案:使用电流传感器将电流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电流传感器有多种分类。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种霍尔电流传感器。
霍尔电流传感器基于霍尔效应,利用霍尔磁平衡原理实现对各种类型的电流的测量。
霍尔效应是由美国物理学家霍尔在1879年发现的。
它的具体表述是: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B通过半导体时,载流子发生偏转。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电场,从而在半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势差,这个电势差也被称为霍尔电势差。
在使用霍尔电流传感器时,在输入端通入控制电流,当有一磁场B穿过该器件感磁面,则在输出端出现霍尔电势。霍尔电势的大小与控制电流和磁通密度的乘积成正比,通过测量霍尔电势的大小就可以间接测量载流导体电流的大小。这种电流传感器经过了电-磁-电的绝缘隔离转换,比较安全。但它是一种有源器件,需要外部供电,使用上不如取样电阻方便。
在一些特殊应用中,电流的频率会很高,而一般的电流传感器的带宽只有20k左右,无法满足高频率响应的要求,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择电流探头。
霍尔效应是由美国物理学家霍尔在1879年发现的。
它的频率响应比较高,可以达到几十兆的带宽,但是电流探头的使用成本也要高很多。在后续的实验中,我们分别使用电阻和电流传感器,完成对电流信号的采集。
四、第一组实验
首先使用电阻将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需要的实验设备有:电阻、USB-3123数据采集卡、直流电源。
实验中以直流电源模拟传感器发出的标准电流信号,电阻使用的是高精度低温漂的阻值为250Ω的电阻。下面开始连线,首先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到电阻两端,电源设置成电流4mA,电压24V。启动电源,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大小,这一步是为了确认电阻与电源之间正常连接,防止烧毁采集卡。
关闭电源后将电阻的正极与采集卡的AI 0相连,将电阻的负极与采集卡的AI Sense端相连,然后将AI Sense端与AGND相连,最后将采集卡与电脑连接。
打开采集卡软件,调整软件设置。
选择单端模式,
勾选AI 0通道,其他设置均不变。
设置坐标为不自动调整y标尺,
并将标尺设置为-10~10。点击启动。
可以看到数据此时位于零坐标点,
将电源电流调整至4mA,采集卡采集到的数据为1V。
电源电流调整为20mA,采集到的数据则为5V,采集结果与之前计算的情况一致。
这样我们就用电阻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了。
接着我们要完成的实验是,使用数据采集卡检测220V、50Hz的交流电信号,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要和开关电源相连的交流电信号做对比,观察这两个交流电信号的波形有何异同。实验用到的设备有,功率为50W、阻值为1kΩ的水泥电阻,额定电流为2A的电流传感器,USB-3123数据采集卡,输出电压为±15V的开关电源。
各设备间的连线是这样的,将水泥电阻与电源直接串联,电流通过电阻从电流传感器的NI+端流入,NI-端流出,电流传感器副边的+15V与-15V端口分别于开关电源的V1端和V2端相连,公共地(0V)端与电源开关的COM端连接,输出端(M)与采集卡的Ai 0端相连。将Ai Sense端与开关电源的COM端连接,并且将采集卡的Ai Sense与AGND短接,最后将采集卡与电脑连接。
然后打开采集卡软件,连接采集卡后设置相关参数。选择单端模式,勾选Ai0通道,修改采样率为10000Sa/s,其它参数不变。
将纵坐标设置为-5~5,并取消自动调整纵坐标,调整横坐标为0~100。为开关电源供电,点击启动。
可以看到数据在0坐标上,为水泥电阻通入交流电后,数据在±0.8之间波动。放大画布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正弦波形。
可以看到数据此时位于零坐标点,
五、第二组实验
接下来我们看看电流传感器是怎样使用的,需要用到的实验设备有:两个直流电源、两个电流传感器、一个水泥电阻和一张数据采集卡。
首先说明一下各个器件的参数及功能,左边的开关电源输出±15V的电压,它的主要作用是为电流传感器提供电源;右边的开关电源输出±24V的电压,它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测试电流,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设备的输入与输出,分别与两个电流传感器串联;下方电流传感器的额定电流是2A,它测量的是±24V开关电源设备的输入,也就是220V、50Hz的交流电;上方传感器的额定电流是5A,它测量的是通过水泥电阻的电流;水泥电阻的参数是:额定功率50W(瓦),阻值12Ω;采集卡使用的依然是USB-3123数据采集卡。
接着我们说明一下各设备间的连线,电流传感器的副边有4个端口分别是:电源正(+15V)、电源负(-15V)、输出端(M)、公共地(0V)。我们将电源正端(+15V)与电源V1端连接,将电源负端(-15V)与电源V2端连接,将输出端(M)与采集卡的模拟输入端口(AI)连接,将公共地(0V)与电源的COM端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中使用了两个电流传感器。我们将与交流电连接的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与采集卡的AI 0端口连接,将与直流24V连接的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与采集卡的AI 7端口连接,两传感器副边其他端口的连线都相同。另外,在将电流传感器串入电路中时,要使用传感器的原边,也就是标有NI+、NI-的一边。串联时,电流从NI+端流入,NI-端流出。
实验中的水泥电阻作为负载使用,直接与开关电源串联。我们可以计算一下这一电路中的电流值,电源输出电压24V,电阻12Ω,所以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为2A。传感器的额定电流5A,输出电压为5V,所以采集卡采集到的电压应为2V,我们可以看看最后的采集结果是否相同。
采集卡的连接方式是:将其AI Sense端与供电电源的COM端相连,并将AI Sense端与AGND端短接,以上就是各实验设备的连线方式。
下面打开软件连接采集卡并设置相关参数:选择单端模式;勾选AI 0和AI 7通道;
采样率设置为10000,其他设置不做修改;将软件横坐标设置为0~1000,纵坐标设置为-5~5并取消自动调整坐标。点击启动,开关电源没有接通时,电流传感器没有检测到电流,采集卡采集值为0。
启动电源,我们会看到软件中有波形输出,
放大波形,可以看到交流电在±3V左右上下波动,直流电则稳定在2V,与预估值一致。
通过与之前实验中交流电信号的对比,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两个电信号波形间的差别。
以上内容就是Smacq提供的电流信号转电压信号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