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数据



























通道数
模拟输入通道数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可以用于模拟输入采集的通道数量。对于可以配置单端和差分两种输入方式的设备,模拟输入通道数可以分为单端输入通道数和差分输入通道数,一般差分输入通道数是单端输入通道数的一半。 在单端输入中,输入信号均以共同的地线为基准。这种输入方法主要应用于输入信号电压较高,信号源到模拟输入硬件的导线较短,且所有的输入信号共用一个基准地线。如果信号达不到这些标准,此时应该用差分输入。 对于差分输入,每一个输入信号都有自有的基准地线;由于共模噪声可以被导线所消除,从而减小了噪声误差。采样率
分辨率
模数转换器用来表示模拟信号的位数即是分辨率。分辨率越高,信号量程范围被分割成更多份,因此,能探测到的最小电压变化就越小。
以16位模拟输入为例,在正负5V量程的时候,可以分辨到电压为:(5 * 2)/ 65536 (2的16次方)= 15.27uV。
下面的一组图是使用不同的分辨率对0-1的正弦波进行采样,所得到的时域波形。
量程
量程是模数转换器可以量化的最小和最大电压值的范围。Smacq的多功能数据采集设备大多可以对量程范围进行选择,甚至可以不同的通道设置不同的量程。由于具有这种灵活性,用户可以使信号的范围匹配ADC的输入范围,从而充分利用测量的分辨率。
电子设备发热分析
相关设备
L系列温湿度记录仪
方案详情
电子设备在工作期间所消耗的电能,除了有用功外,大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发。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使内部温度迅速上升,如果不及时将该热量散发,设备会继续升温,器件就会因过热失效,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将下降。SMT 使电子设备的安装密度增大,有效散热面积减小,设备温升严重地影响可靠性,因此,对电子设备的发热量评估就变得非常重要。
在电子设备的 PCB 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软件进行仿真实验,使设计更加方便,但是实际效果仍需要通过测试手段进行检验,特别是电路板安装到壳体中之后,由于处于密闭的环境,散热情况进一步恶化。
现代电子元件中主要的发热器件是功率器件和高速运算器件。其中功率器件在电源、射频通信等相关领域应用是必须存在的;而高速运算器件也是现代数字电路产品的核心部件。温度过高会出现器件工作不稳定,出现死机等情况;同样也会加速老化,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如果温度过高甚至会出现器件烧毁的情况。
当电子设备进入到板极测试阶段就需要对相关器件进行温度监测,L 系列温湿度记录仪提供方便的多点温度测量方案,如下图:
L 系列温湿度记录仪提供了多种监测模式:
1、即时查看模式,可以方便查看每一个每测点的温度值;
2、程控模式,将电脑与 L 系列温湿度记录仪通过USB 接口连接,在电脑上运行HumitureDaq 温湿度监测软件,即可以图形化显示每个测温点的温度变化情况,并且可以将数据存储,用作后续分析,如下图:
3、脱机模式,L 系列温湿度记录仪将各点温度值保存到SD 卡中,并且可以设置各测温点的温度限值,当温度超过限值时,通过数字IO 端口输出报警信号。
如果出现部分器件温度超过或接近限定值,就需要对这部分器进行散热改造,如加装散热片等;如果出现PCB 板部分区域温度过高,可以选择更厚的覆铜板或热阻小的板材或是采用多层板结构。
当电子设备进入到整机测试阶段在对相关器件进行温度监测的同时,还需要对设备壳体内部空间进行监测。如果 内部空间的温度过高,可以在设备壳体加开散热孔或是增加主动对流散热设备。
很多时候使用环境的温度也会影响到设备内部的温度,L 系列温湿度记录仪内置了环境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方便我们分析环境温度对设备的影响。
L系列温湿度记录仪提供了全方位的温度测试解决方案,支持最常用的热电偶和热电阻两种温度传感器。不但内置了环境温度传感器,部分型号还内置了环境湿度传感器,为我们对设备在复杂环境的稳定性分析提供方便。L系列温湿度记录仪的通道数为8通道,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监测更多点的温度情况,这个时候我们推荐使用PS2024T温度数据采集器,其拥有24个温度采集通道,并且最多可以扩展到500个通道。
USB Series DAQ
PCI Series DAQ
M Series IO Model
USB同步数据采集卡
USB多功能数据采集卡
USB低速数据采集卡
PCI数据采集卡
Modbus远程IO模块
串口转换器/服务器
信号调理
什么是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用数学表达式可以表述为:
传感器的分类
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这个数据采集卡可以测压力传感器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传感器的分类。传感器的分类有很多种方式,因为用户关注的是其所研究的方向,所以经常以被测物理量的类型来分类: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而这种分类方式并不便于选择数据采集设备。在选择数据采集设备的时候,需要关注的是传感器的输出类型。根据数据输出的类型,传感器可以做如下分类:电压型、电流型、电阻型、电容型、频率、脉冲、编码器等类型型等。
标准电压型传感器/变送器
传感器的输出类型很多,最通用并且便于与数据采集卡连接进行数据采集的,就是标准电压型传感器/变送器。这种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一般是,1 - 5V,0 - 5V ,0 - 10V,或 ± 5V,± 10V 的范围。绝大多数的采集卡有10V或者5V的量程,这样就可以直接采集,并且可以有效的利用整个量程。
有些传感器的输出电压虽然不是5V或者10V,但是其输出电压与之相差不大,比如说某个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是0 - 3V,然而却没有3V量程的采集卡。这个时候我们同样可以使用5V量程进行采集,虽然有一些量程损失,但是这种程度的损失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如果有一个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是1V,那么用5V量程去采集,这样的量程损失是否还可以接受呢?我们可以大概的计算一下。假如某个16 位的采集卡,量程是5V,采集1V输出范围的传感器。这个时候就损失了五分之四的量程,采集到的数量只有不到14位。解决这样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用一个1V量程的采集卡,或者接近1V量程的采集卡。
由此可见,一个数据采集卡可以提供更多的量程,对于不同输出范围的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是非常有帮助的。为此Smacq的USB-3000系列数据采集卡为用户提供了10V,5V,2.5V,1.25V,0.64V的多量程选择,并且在同一次数据采集中,每个模拟输入通道可以使用不同量程。为多种传感器集成于同一个数据采集卡中的应用提供了便利。
还有一些传感器的输出电压范围很小,只有几个mV或几十个mV。比如称重传感器的输出很多是2mV / V,当用10V的电源驱动时,其满量程输出也只有20mV。对于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使用专用的称重数据采集卡,一般这种数据采集卡的通用性不好,不方便与其它传感器集成使用;二是使用信号调理电路 / 模块,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将信号放大至5V或10V,再用通用的数据采集卡进行采集。这种信号调理电路一般称之为变送器。
电流信号输出的传感器
还有一大类的传感器/变送器的输出是电流型输出的,要对这些传感器/变送器进行数据采集,首先要把电流信号变成电压信号。关于电流信号的数据采集,请查阅Smacq的另一篇文档《使用数据采集卡采集电流数据》。频率、脉冲和编码器信号的采集
最常见的频率信号输出的是扭矩和转速,扭矩传感器的输出是10kHz ± 5kHz的频率信号,10kHz表示0扭矩。转速的测量对转速传感器的输出脉冲进行测频获得。一些用于粒子探测的传感器输出是以脉冲的形式输出有,每一个脉冲表示有一个粒子被探测到。编码器主要应用于位置的测量,包括转动的角度和移动的位移。这三类信号都需要使用到数据采集卡的计数器功能,USB-3300系列提供有3个高性能的计数器通道,可以完成这些功能。其它信号的采集
传感器与采集卡的连接
还有很多种类的信号不能直接连接到通用数据采集卡,比如说前面提前到的称重传感器,同样是小信号输出的还有用于温度测量的热电偶,以及输出为电阻型的传感器(PT100等)。这些传感器要想连接到通用型的数据采集卡上,就需要通过变送器把信号变换成标准的电压信号。然后再通过采集卡对变送器的信号进行采集。
这里主要说明标准电压输出型的传感器/变送器与采集卡的连接,其它类型的传感器请参考相关文档或与Smacq的技术支持取得联系。大多数传感器/变送器上有3根或4根连接线,分别是电源正、电源负(电源地),信号输出,信号负(信号地)我们需要根据传感器手册要求为传感器选择一个电源。然后按照下图的方式与采集卡进行连接。
关于这个连接图有两点需要特别说明,一是有些3根连接线的传感器的电源负与信号负是同一根线,那么就需要把这根线同时连接到电源的负(地)端和采集卡的AI Sense上;二是给传感器供电一般是使用开关电源,大多数开关电源的的输出负端与大地不连接,这样来讲传感器相关对于采集卡就是浮空源,所以需要把AI Sense和AGND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如果确定采集卡与传感器共地,那么就不需要把AI Sense和AGND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关于浮空源和接地源相关的连接问题,请参考USB-3000系列用户手册中的相关内容。
数据采集软件
为了方便用户可以快速的获取数据,Smacq为用户提供了Smacq DAQ Software软件,在该软件中用户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配置就可以开始数据,软件提供有单位变换的功能,可以直接以被测物理量的单位进行显示。同时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存储,回放,并且可以将数据转存为CSV格式。更多关于软件的说明请参考《Smacq DAQ Software 快速使用指南》。空气颗粒物浓度数据采集方案
相关设备
方案详情
上周五夜里的一场大风带来新一轮寒潮的同时,也带走了近一周的重度雾霾。生活在帝都的人们都在盼望着北风的到来,因为北风会吹散雾霾,因为北风会带来清新的空气。很多人起床第一件事情是拿起手机,打开天气APP,看看今天的“气质”如何,从而决定是否要戴上防护装备出门。
查询空气质量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时候明明外面已经灰蒙蒙的一片了,APP的空气指数却显示的是优;有些时候大风吹散了浓雾,APP却显示重度污染。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数据发布的最小时间间隔是1小时,这个时间差造成了指数与实际情况不符;二是检测站点与当前所在的位置距离较远,两地的空气质量当然也存在区别。那如何得到我所在位置的实时空气质量情况呢?作为一个处女座的理工男,不弄清楚这个问题一定是不开心的,所以基于Smacq的数据采集卡和夏普的传感器我做一套空气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
说了这么多,先上一张图。这是这套装置从3月2日15:30分开始采集的67个小时空气颗粒物浓度趋势图,图中数值是每分钟的平均值,采集位置在昌平区沙河科技园。通过这组数据可以很容易看出来几个信息:
1、这次雾霾的整体趋势是越来越重,最大值出现在3月4日的18:33分,随后就开始消散,可见黎明前是最黑暗的;
2、大风刮起后,雾霾消散的速度很快,图中陡降的过程只经历了20多分钟,因此APP给出的空气质量指数会延后,下图是陡降过程的展开图;
3、虽然只有三天的数据,但是还是可以清楚的发现,每天0点左右都会存在一个相对峰值,这与柴静的《穹顶之下》里面所提到的,北京每天0点左右的雾霾峰值刚好吻合。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会发现一个问题,图中的幅值坐标与我们平时看的空气指标不一样,这就要从我们所使用的传感器说起。这套系统中使用的是夏普的紧凑型光学粉尘传感器。
这个传感器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发光管,一个感光管,如果两者之间有颗粒物挡着光,就会影响到感光管的输出电压,从而由电压反应出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由于传感器没有拿到相关部门计量标定,本着严谨的态度,所有的数量都使用电压值来反映颗粒物浓度。
这个传感器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发光管,一个感光管,如果两者之间有颗粒物挡着光,就会影响到感光管的输出电压,从而由电压反应出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由于传感器没有拿到相关部门计量标定,本着严谨的态度,所有的数量都使用电压值来反映颗粒物浓度。
Smacq的USB系列数据采集卡的AO输出性能如下表
以100kSa/s的采样率,输出0.32ms的低电平需要32个点,输出10ms的周期需要1000个点,所以高电平是968个点,LabVIEW程序框图如下图
传感器的输出波形也是一个脉冲信号,输出信号的频率与控制信号频率一致,电压最大值即是传感器的输出值。这样每秒钟可以得到100个输出数据。下图是控制信号波形和传感器输出波形图。
颗粒物浓度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是非常快的,快速变化的数据对于长时间的分析统计却又很不方便,所以这里我们将每6000个数据求平均值,得到每分钟的平均颗粒物浓度值,即本文最初我们看到的趋势图。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来在没有北风的日子里雾霾会越来越重。雾霾天里,出门带个口罩是很有必要的,最后一张图是新的口罩和带了一周的口罩对比。
基于同步数据采集卡的电能质量分析方案
相关设备
DP6000系列差分探头
CP8000系列电流探头
相关设备
电能质量是指通过公用电网供给用户端的交流电能的质量。理想状态的公用电网应以恒定的频率、标准正弦波和额定电压对用户供电。同时,在三相交流系统中,各相电压和电流的幅值大小应相等、相位对称且相差120度。但由于系统中的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等设备非线性或不对称、负荷性质多变,加之调控手段不完善及运行操作、外来干扰和各种故障等原因,这种理想状态并不存在。因此,产生了电网运行电力设备和供用电环节中的各种问题,也就产生了电能质量的概念。
根据现象可以定义为:导致用电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的偏差,其内容包括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三相不平衡、暂时或瞬态过电压、波形畸变(谐波)、电压暂降、中断、暂升以及供电连续性等。
对于电能质量分析,同步采集是一个首要条件,如果采用异步采集,通道间的采集时间差,会带来相位、功率等方面的误差。以三相四线的电能质量分析分例,需要分别采集三相的电压和三相的电流,以及零线电流。那么,就需要7个通道完成数据采集工作。
大多数的电力系统的频率是50Hz(或60Hz),但是一些特殊应用环境,比如船用电源的频率是400Hz,更高会有用到800Hz频率的电源。对50Hz电源系统进行分析,一般采用6.4k至25.6k的采样率,以保证50次谐波分析的准确性。如果对400Hz或是800Hz的电源系统进行电能质量分析,会需要更高的采样率,即8倍或是16倍的采样率。对应的值为51.2k至204.8k或是102.4k至409.6k的采样率。 通过以上的几个条件的限定,就可以选择出适用的采集卡,这里推荐使用的是USB-4000系列同步数据采集卡中的USB-4650。
USB-4650有8个16-bit同步采集通道,最高采样率可以达到500kSa/s/ch,可以覆盖绝大多数的电能质量分析的应用。特殊应用如需要更高的采样率,可以使用USB-4600(采样率高达1MSa/s/ch)。如果需要同时进行更多路电能质量监测,可以使用USB-4652(拥有16个同步采集通道)。 数据采集卡的模拟输入一般都是10V左右的小电压,因此需要将比较大电压和电流变换成可以直接输入到采集卡的电压信号。电压衰减方案很多,一种是使用差分探头进行电压衰减,差分探头将电压信号衰减50倍或是100倍,将强电信号衰减成适合采集卡采集的弱电信号,这里推荐使用DP6000系列差分探头。电流信号的变换可以使用电流传感器或是电流探头,电流探头可以使用CP8000系列电流探头。使用标准探头的好处是可以快速搭建起测试系统,提升效率。为降低成本,可采用传感器等方案。
硬件系统搭建好后,就要开始着手软件的相关工作,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三相不平衡、暂时或瞬态过电压、波形畸变(谐波)等等,这些功能都是需要软件工作才能实现的。下面是其中一部分软件功能的截图,基于提供例程和相关的技术支持可实现自定义功能的电能质量分析系统。
这套电能质量分析方案,采用USB接口的数据采集卡、标准的电压和电流探头,这些硬件的安装连接十分方便快捷;又由于是采用数据采集卡作为采集核心,软件功能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灵活度非常高。
太阳能面板及电池测试方案
相关设备
方案详情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地球环境日趋恶劣,对传统非可再生能源的担忧也不断加剧,方方面面的因素促使了太阳能产业的爆炸性发展。
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太阳能面板及电池测试需求提出挑战。成套式专用测试系统成本高昂,测试方法不够灵活,而且相关测试技术产品很快过时的风险巨大,因此,我们提倡的是通过系统集成的方法将模块化的测试单元集成起来,通过计算机统一管理测试,做成功能丰富、测试灵活、成本更加低廉的测试系统。
在太阳能面板和电池的试验、生产过程中,为保证质量,一些重要参数是必须要测试记录的,如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最大输出功率(Pmax)、I-V 特性曲线等。由于温度会直接影响太阳能面板和电池的输出性能,所以在测试时,还必须对测试环境的温度、光照等环境参数进行同时测试。
为了满足以上测试目标,以S 系列DAQ 和电子负载为测试核心的方案示意图如下:
在测试过程中,将DC Load 设置为CV 模式,计算机控制扫描电压从0V 逐步调至太阳能面板满度输出,用S 系列DAQ 精确记录下太阳能面板的输出电压,读回DC Load 的电流值和电阻值用作对比参考,同时在每一个测试点记录温度和光照强度值,最终完成I-V特性曲线的绘制,并计算相应的Pmax、η、FF 等重要参数,存储于计算机中。
S 系列DAQ 提供的4 个差分通道,满足了对太阳能电池板输出、两路热电偶和一路光照强度传感器的同时测量记录,1 个可调占空比的脉冲输出用于调整光源的强度,还有8 个数字IO 可用作其他特定需求的自动控制。
这种系统集成的测试方案在快速变换的测试需求环境下,提供了优秀的测试灵活性和低廉的测试成本,保障您的产品在太阳能面板领域中的质量可靠性和良好性价比。